2024年5月份 中國新聞及代禱資料

2024年5 中國新聞及代禱資料

思而勇行

「我信主兩年,卻一直沒勇氣去教會,外婆和舅媽信主,但我和她們從來沒有信仰上的溝通。媽媽朋友的女兒信主,偶爾會跟她交流信仰的問題,她也邀請我參加小組,可是我沒有勇氣參加。我可能就是你們所說的「信仰路上的獨行俠」。我心裡相信,口裡卻沒有完全承認,只跟我最信任的三個朋友、爸爸、丈夫,說過我的信仰。甚至同事問我是不是基督徒,我竟然說不是,我都不太敢談論信仰和福音,特別懊悔和自責,感覺這是很大的罪,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碰到過這樣的信徒,我該怎麽辦?」(聽眾「主裡的姊妹」)

  • 代禱:姊妹認識到自己的虧欠,已是邁出了第一步。願神幫助姊妹,讓她能向身邊的人大膽認信,成為美好的見證。

親子教育

「女兒上初中二年級,學習成績優異,是個很愛學習的好孩子。然而,她卻有一個陋習,總是喜歡探索發現新的東西。尤其是做作業的時候,不能全神貫注的把作業做完,遇到的新詞語或者事物,便會忘我地深入探尋,甚至把作業丟在一邊。最後,時間都花費了,但作業卻沒有做完,每次的作業都拖拉到淩晨。這個壞毛病一直持續快兩年了。不管用甚麽辦法,怎麽勸導都無濟於事。我希望女兒能走上學習的正路,有安靜的心靈和聰穎的大腦。馬上要進行重點高中預錄班考試了,希望女兒能順利的考入重點高中預錄班。」(張弟兄)

  • 代禱:張弟兄的女兒天資聰穎,願主掌管小孩子前方的路程,也賜給弟兄一家以積極欣賞的眼光來看待這事,不以成績來衡量。

突破負面

「無論是與親人還是與同事相處,發現自己缺少了界限,這給我帶來了很大的障礙。在與朋友交往,也不能敞開有深入的關係,我也不太善於表達自己,發現自己有很强烈的自卑感;也不知道自己該要甚麽,尤其是在面臨選擇的時候,那種心裏的猶豫與掙扎讓我很苦悶。知道主耶穌愛我,可是在生命中卻沒能活出來,禱告就感覺是在向空氣說話,聖經中說的那種神的愛接納包容,我完全感受不到。聽著良友電台的節目也對照自己,我不想在這種狀態中,請為我禱告。」(朱姊妹)

  • 代禱:朱姊妹被負面的情緒困擾,願主幫助姊妹突破這種生命狀態,賜予她智慧與人交往,用合宜的眼光看待自己。

騙徒伏法

近日中國警方與緬甸警方進行國際警務執法合作,首次在緬北木姐地區開展聯合行動,成功逮捕807名跨國電信網路詐騙的犯罪嫌疑人。 其中,中國籍犯罪嫌疑人352名已於3月31日全部移交中國受審。公安部負責人表示,緬北木姐地區詐騙集團甚至武裝參詐護詐,性質惡劣,經中緬警方聯合行動,電信網路詐騙犯罪情勢明顯改善,累計已捉獲4.8萬名中國藉嫌疑人。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已成為全球性打擊治理難題,加強國際警務執法合作是大勢所趨。《法治日報》

  • 代禱:騙徒手法層出不窮,經常聽到有人被騙全副身家,求主幫助各國執法人員加強打擊網絡電騙,也願犯罪者悔改,不以欺詐騙取金錢,也願緬甸地區能盡快回覆和平,不成為罪窩。

抵擋誘惑

「以前我聽良友電台的福音節目根本不入心,半小時的節目聽不到15分鐘就煩了。有一次在節目中,聽到有聽眾為了專心聽節目,把好多的網絡資源都卸載,於是決定卸載影響我追求真理的各種軟件。神奇妙的恩典臨到了我,心裡安靜下來,每天都能聽七、八個小時的節目。這一段時間以來,從裡到外的變化太大了,所以我要為主做見證。以前,我一句禱告的話語都沒有,自己不會禱告;感謝神沒有任憑我,祂帶領我,讓我在禱告的事情上慢慢學習。」(申弟兄)

  • 代禱:感恩申弟兄果斷卸載誘惑自己的東西,讓他可以專心認識神。弟兄有渴慕的心,願意跟著電台的節目成長,願主繼續使用,幫助他能在信仰上扎根成長。

減壓不成

最近,廣西一所學校在官方微信帳號發布內容,要求學生家中準時九時半就安心休息,即使作業未能完成,第二天也不會受到教師批評,確保學生獲得充足休息。但有家長認為不可行,因為兒子除了做學校作業還要做很多補充練習和預習,不可能準時九時半就上床休息。也有家長表示,流行病爆發期間,不少孩子一邊打吊針一邊做作業的情況被表揚,家長也無奈被挾其中跟隨。有專家認為真正要整治的應該是課業量和同儕間比較的風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澎湃新聞》

  • 代禱:兒童學習壓力衍生很多家庭和精神健康問題。求主讓政府和學校的措施能真正幫助到學生,家長也為兒女制定合適的課餘學習,不要過分揠苗助長。

學業方向

「我在上高中,面臨著分科和分班,我選擇了純理科。同學們都說文科比較適合女孩子,可是我很喜歡理科。只是,聽同學們說了之後,心裡很迷茫。媽媽天天為我禱告,自己也有禱告。有時候學習很緊張,可能會忘了禱告,但我知道主耶穌一直在引領我,希望我能做最正確的選擇。有一段時間,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麽應對。感恩與良友電台的主持人取得聯繫,得到了你們的肯定和鼓勵。還有,我的英語不太好,也想學習其他一些小語種,請你們為我這件事情禱告。」(趙姊妹)

  • 代禱:感謝主帶領和幫助,讓趙姊妹對自己的興趣有清晰的認知。願主繼續引領姊妹前方的路程,不管是英語還是其他小語種上都能有所進步。

百日咳回升

近日,百日咳發病出現上升趨勢。其中,青少年以及成人發病率顯著提高。這種以往被認為幼兒才患上的病,如今正逐漸「高齡化」。據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資料,今年1月至2月,全國分別錄得15,245宗和17,105宗案例,其中死亡則為5宗和8宗。百日咳主要通過飛沫傳播。感染者是主要傳染源。接種含百日咳成分疫苗可有效地降低感染機會。佩戴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措施。家長出現咳嗽等症狀,應佩戴口罩,降低嬰兒被感染的風險。《國是直通車》

  • 代禱:願主憐憫受百日咳困擾的人們,尤其是青少年和成人,減輕他們的痛苦,保守他們遠離併發症。求主賜智慧給醫護人員,指引他們正確治療,防止疫情蔓延。

擴張帳幕

「過去疫情三年,回顧自己走過事奉的路,讓我感恩不盡。疫情時,讀完了道學碩士的課程內容,對於只有中專的我來說,學習和讀書都非常困難。但感謝神呼召我出來,使我有機會讀神學專科班,然後有機會讀良院本科聖工學士,平日裡還要參加教會的服侍。感謝神的恩典,賜給我有堅持的耐力,主耶穌不斷的幫助我前行。自己在學習中有想過放棄,感謝神不斷加給我力量,祂在我禱告尋求的時候,就幫我從新得力,如今每當想起在神面前有說不盡的感恩。」(宋弟兄)

  • 代禱:為宋弟兄如此渴慕裝備神學感恩。願主帶領弟兄前方的路程,更好的服侍教會,用他的生命經歷影響更多人願意起來事奉。

生死相鄰

有報道指全國多地出現了購買住房用於放置骨灰盒的情況,這些「骨灰房」的業主,大多生活在一、二線大城市,面對墓地價格高、管理費用貴、租期短等問題,於是在位置比較偏僻、單價便宜的小區購房用於安置骨灰盒進行祭奠。有的樓層甚至「住的死人比活人多」,有鄰居知道隔壁供奉著骨灰心理不太平安,而且這些屋苑都是缺乏管理,加上逢年過節的祭拜燒紙、點燃香燭,也會有安全隱憂。居民希望立法機關盡快頒布相關法規。要從根本解決問題,相關部門也應對喪葬業收費亂象進行整治。《法治日報》

  • 代禱:人們因為不認識主所以心理沒有平安,求主憐憫,也禱告政府部門加快整治這個亂像,防止祭祀所引起的意外,改善土地規劃,讓生者逝者都能得安寧。

靠主突破

「我在網上認識一位姊妹,交往一年多;一開始都挺好的,心情煩躁的時候,她願意向我傾訴。後來,她卻慢慢的冷淡了,現在對我愛搭不理的,也不知道到底出了甚麽問題。我的性格有點內向,不太善於溝通,心裡真的挺不捨這段感情。我年紀不小了,真的想進入婚姻,有穩定的家庭生活。我也從第一次婚姻失敗中反思自己,發現很多問題,在禱告中,靠主慢慢改變。自己也學習婚姻親子教育這方面的課程,就是想著再進入婚姻好好經營。雖然不捨,還是希望姊妹能找到愛神的弟兄,有幸福的婚姻。」(胡弟兄)

  • 代禱:感恩胡弟兄懂得反思,相信這是主所喜悅的。願神幫助弟兄繼續在各方面突破,克服內向的性格,為進入婚姻做好準備。

七日退款

近日,韓先生在網店花了兩萬元,購買「福袋」商品。隨後在完成線上「拆袋」後,又申請「退貨」引起訴訟,此類案件亦有上升趨勢。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鮮活易腐的、線上下載或者已拆開的音像製品、電腦軟體等商品除外。對退貨商品是否「完好」,或未經拆開才可退貨,容易引起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的爭議。《人民日報》

  • 代禱:求主幫助消費者審慎購物,瞭解相關政策,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同時避免濫用退貨規則。願主引導經營者誠信經營,維護公平市場秩序。

苗族奮興

經常聽到大花苗的牧者對族群信徒的世俗化有無限的感慨,對於當年宣教士如伯格理所撒播的道種和教會的興旺,總有十分的懷念。一位大花苗牧者發出代禱呼籲:為苗族教會年輕一代代禱,許多信徒的孩子不願走進教會,也為作父母的代禱,求主憐憫我們,讓我們知道將孩子帶到神面前的重要。感謝神的帥領,多位大花苗傳道同工為了幫助信徒對真理上更清晰的學習,合力翻譯了一本有關聖經基本概念的書,並且錄製成語音版本,最近完成校對的工序,預備放在數碼平台供苗族信徒下載閱讀及聆聽。

  • 代禱:請記念大花苗牧者的付出,在極有限的條件下仍然滿懷熱誠的牧養及培訓年輕一代信徒。並請為這有聲書的複製及分發禱告,願主使用,建立大花苗信徒的靈命。

廣播事工

  • 電台網站:良友電台(729ly.net)自今年初起啟用新版網站,感恩使用者停留的時間比舊網站為多。新版網站設有多項的新功能,如繁簡文字轉換、黑夜瀏覽模式和「節目盲盒」等,迎合不同的需要。
  • 課程編寫:記念良友聖經學院課程的撰寫和製作。求神賜下智慧與靈感,讓同工能撰寫出合宜的內容,幫助他們以簡潔明瞭的方式傳達知識和概念,讓受教的能夠理解並從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