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份 中國新聞及代禱資料

20254月 中國新聞及代禱資料 

與主關係

「我是在教會做牧養工作的,也深深知道要給會眾帶來榜樣,正如保羅教導提摩太,在言語行為、愛心、清潔上都要做信徒的榜樣。我做的還很不夠,虧欠神、虧欠人太多太多。我在教會服侍20多年了,感覺真是不配做一個傳道人,兒子沒有管好,欠了很多錢,現在人家找他要債。雖然,他們夫妻兩個都相信主,但是沒有渴慕的心,求神改變他們。也幫助我生命繼續有突破,在事奉上忠心,在生活上聖潔,做討神喜悅的工人,生命影響更多人。知道不管環境如何,神一直在愛著我和我的家。」(吳姊妹)

  • 代禱:吳姊妹知道自己需要改變,並且願意在神裡面去突破,願神幫助姊妹除去被控告的想法,繼續在教會、在家庭做好榜樣,也引導姊妹兒子一家人歸回神。

親子關係

「孩子在上小學的時候,或許是我用高壓強勢的態度,我們的關係就很緊張。但我認為是對孩子好,這種方式帶來的效果很差,我自己心裡也很委屈,覺得自己是出於對兒子的愛,卻沒有得到理解。後來,我跟著良友電台親子教育的節目一起學習,慢慢才發現,原來我是在傷害孩子。我在主面前流淚痛哭,願意照著神的心意,照著節目的教導去引導孩子。當我改變之後,發現兒子開始接納我,我們也有了很好的交流,母子關係比原來好了很多。真的非常感謝神,謝謝良友電台對我的幫助。」(陳姊妹)

  • 代禱:陳姊妹願意學習,並看到自己的問題願意改變,感謝神在他們母子之間做和睦的工作,關係變融洽了。求神使用電台的親子節目,能促進父母與子女的關係。

被主扭轉

「從小媽媽就帶我信耶穌了,但生命沒有改變,成年以後很多的苦毒,在困境中走不出來。也不知如何經營婚姻,人生都亂了導致離婚,媽媽一直為我禱告。後來聽到了良友電台的節目,讓我的生命得到了徹底的改變,感謝神藉著電台的節目光照我,認識自己以前太悖逆了,行事為人和不信主的沒甚麽兩樣。感謝主沒有丟棄我,修剪中使我的生命成長。立定心志不管多苦多難,都要緊緊的跟隨主耶穌,好好經營現在的婚姻。身邊的人也看到我和以前不一樣了,把榮耀歸於愛我的神。」(田姊妹)

  • 代禱:雖然田姊妹曾經感到迷茫徬徨,但主施恩的手從未有離開她,當生命被主扭轉以後,姊妹的價值觀不再一樣,感恩她立志做新造的人,願主繼續幫助姊妹。

造遙違法

近期,一則「截至2024年末,80後死亡率突破5.2%,相當於每20個80後中就有一人已經去世」的言論引發廣泛關注,有個別網民借機造謠、煽動負面情緒、售賣保健品。經公安機關網安部門調查,一名稱為「夏老師在上海」的網民發布視頻捏造資料,成為謠言源頭。此後,還有個別網民編造系列謠言,造成不良影響。目前,公安機關對夏某等三人予以行政處罰。同時,警方提醒市民,造謠傳謠可能違法犯罪。即使不構成犯罪,也會判予行政處罰。《中國新聞網》

  • 代禱:願相關部門能對網上銷售平台加強監管,並要求平台開發技術識別刷單刷評行為,及早移除不實評價,讓消費者能如實了解產品的情況,從而作出合適選擇。

電影宣教

「我是一名蒙恩的基督徒,也是懷著影像宣教使命的電影工作者。這20年在影視領域學習操練,拍攝了一些影視作品,有的還獲得了獎項。然而這些屬世的冠冕,與將人引到基督面前的永恒價值都顯得虛空。去年,聖靈將福音電影的異象放在我心中,便立志要拍攝福音電影,目前有了劇本正在籌備。因為這類題材不是以商業回報為目的,各方面的條件資源也有很大挑戰。但我深信,神若喜歡,就必定會開道路,希望你們為我們禱告,願主親自建立我們手中的工,用電影傳福音見證基督的愛!」(姜弟兄)

  • 代禱:姜弟兄立志要拍攝福音題材的影視作品,願主為弟兄預備各類資源,能順利開機,藉著影視作品傳揚主的愛,成為黑暗時代中的一抹亮光。

紙質消費劵

今年全國兩會建議發放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消費券;在商場、社區服務中心等設置紙質消費券領取點,方便不會使用智慧手機的老年群體。起初,消費券以紙質面貌出現,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電子消費券已佔消費券使用的大部份。然而,這樣的安排並非對各方都「友好」。許多老年人並不熟悉智慧手機的操作,會出現「搶不到」、「不會用」的尷尬情況。傳統紙質消費券不能完全被取締,但需要通過進一步升級與完善,來更好地發揮其作用。《工人日報》

  • 代禱:願主賦予政府部門和相關機構智慧與能力,不論線上或線下,改善管理消費劵的發放。求主賜長者更多領悟力,願意學習新事物,能享受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

福音傳承

「父母是80年代信主的,他們是文盲,不認識字。但有整箱的聖經藏在床底下,有次我發現後吃驚的問媽媽,哪來的那麼多書,你們又不會看。媽媽趕快捂住我的嘴,小心翼翼的告訴我,那是香港教會捐贈傳福音用的,不要告訴任何人。父母的生命影響了很多的人,一輩子默默為主做工。現在,我和丈夫兒子兒媳移居澳洲,丈夫和我在英文教會侍奉,也有華人姊妹在我家團契。兒子兒媳不太活躍去教會,我和丈夫一直禱告,希望他們與主耶穌建立更親密的關係。」(魏姊妹)

  • 代禱:每一個時代都有主為自己存留的忠心僕人,魏姊妹的父母就是如此。為姊妹一家人感恩,願主繼續帶領姊妹夫婦的服侍,影響自己的家人以及身邊的人。

客服陷阱

電訊套餐每個月都用不完,想要修改為低價套餐,卻處處碰壁!消費者告訴記者,如果是要升級套餐客服都會「秒辦」,一旦想要降級,對方會用各種話術,勸用戶保留套餐,甚至修改為另一個更貴的套餐。記者發現所謂的「優惠」往往暗藏玄機,優惠期短、原價信息不顯眼、套餐數據及通話配額比原本少等,此外,一些套餐還存在自動續約條款。律師認為運營商應在宣傳和辦理套餐時,明確告知用戶優惠期限、後續收費標準、套餐內容等,避免模糊話術。《北京青年報》

  • 代禱:求主讓電訊公司能自律,不要因為追求盈利而罔顧客戶的意願。願相關部門能加強對監管,並對市民加強教育,讓他們懂得如何保障自己的權益。

婆媳關係

「婆婆83歲,我們的婆媳關係非常好;雖然婆婆脾氣有點暴躁,但我從未有頂撞過她。沒有像世人認為的婆媳無法調和,我孝順她是因為主耶穌的緣故。感謝神,這在我家起了很好的效果,我和兒媳婦的關係親如母女,媳婦從來不和我拌嘴,我把媳婦當成女兒一樣的對待。深深知道這是主耶穌的愛在我家流動,我們一家人四代同堂,在同一個屋檐下,關係都很和睦和美。一家人相互包容,相互體諒,也給左鄰右舍帶來很大的影響。活出基督成為美好的見證,願主的名在我家得榮耀。」(周姊妹)

  • 代禱:神的愛在周姊妹的家庭中産生了很好的效用,當姊妹活出主的生命時,也能影響下一代,願主繼續使用姊妹的生命,與她的婆婆、兒媳婦建立包容、體諒的關係。

課間「鬆一鬆」

春季新學期開始,多地中小學課堂間的休息時間,由原本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志在響應教育部關於保證學生課間休息和活動的號召。過去,部分學校因安全考慮或教師拖堂等原因,限制了學生的小息自由活動,導致出現了「寂靜的十分鐘」。新政策不僅增加了學生的自由活動時間,走出課室亦有助於緩解視力下降、「超磅」等健康問題,還強調了通過科學系統設計,平衡學習與休息的關係,促進孩子全面發展,健康地成長。《中國新聞網》

  • 代禱:求主讓新政策能真正幫助學童,在課堂以外,身心靈都能獲得舒暢,不會從而增加學業的壓力。甚願家長與學校都能積極配合,幫助孩子來平衡學習與作息的時間,令孩子可以健康快樂地成長。

靠主改變

「以前忙於生意,導致家庭關係張力很大。後來我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並在神面前切切認罪。對女兒不再有苛刻的要求,學著接納孩子,就算女兒是學渣、哪怕退學我也完全接納。停掉了女兒的所有課外安排,讓女兒自由玩耍,把她的時間交給神來安排管理。周末一家人去戶外親近大自然,主日就一同去教會。每天帶孩子禱告讀經、唱詩。漸漸地女兒臉上開始多了燦爛的笑容,開始主動唱讚美詩。丈夫也因著家庭以神為中心的秩序調整,夫妻關係愈來愈親密。感謝神挪去了我的驕傲。」(何姊妹)

  • 代禱:主沒有任憑何姊妹追求祂以外的東西,當姊妹靠主勇敢做出改變的時候,家庭關係出現了很好的反應,願主繼續眷顧這個家庭,成為美好見證。

不准加班

有工作報告提出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包括企業之間為爭奪市場份額進行的價格戰、無序擴張等,也包括企業內部一些沒有價值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的內耗等。有公司開啟「不准加班」運動,強制員工晚上9點必須下班,特殊情況需要加班的,必須提前得到審批。以往在「拼時長」的氛圍中,員工可能為了看起來「勤奮」而故意拖延工作,這無論對企業還是對員工,都是一種無謂的消耗。充足的休息是啟發創造力和保持洞察力的重要前提。《工人日報》

  • 代禱:感謝主讓工時過長的情況能被正視,願相關部門能對企業加強監察,讓法規能落實。工人得著當得的工價及休息,便能提升對工作的熱情,從而構建更和諧的勞動關係。

蒙族蒙恩

早在七世紀,基督福音已經藉聶斯多留派(在唐朝所建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中所稱的景教)宣教士傳到中國北部的蒙古族人中。因著他們的努力,許多蒙古族人皈依基督。公元1007年,蒙古族信徒多達20萬人。1368年,登記在冊的蒙古天主教徒約有三萬人。在13、14世紀之間,是蒙古族歸主高峰期。19世紀,多有瑞典宣教士在蒙古族中撒播道種。1891年,50名美國瑞典裔青年參加聖經宣教班,受聖靈感動,獻身到中國傳揚福音,後來成為北美瑞挪差會首批前往中國的宣教士。幾年後的庚子教難,宣教士一行12人(七名成人,五名兒童)在逃避拳亂時被殺。

  • 代禱:父神愛蒙古族,今天估計有六萬名蒙古族信徒,其中有牧者默默的牧養信眾。祈求主施恩,叫更多蒙族歸主。

廣播事工

  • 更新節目表:良友電台於三月底更新節目時間表,並推出兩個全新的節目:與聽眾探索新知的《星之導航》,並以音樂與聽眾有約的《與你有約》。求主使用新的節目時間表和新的節目,幫助聽眾更多親近神,帶給他們屬天的餵養,建立屬靈的生命。
  • 聽眾互動:良友電台一直重視與聽眾的互動,並引領聽眾明白真理。求主賜智慧和資源,讓電台可以藉系統和科技,更好地服侍聽眾。同時,記念負責管理平台和回覆信件的同工,求主賜同工格外的心力、耐性和愛心,知道該如何作適切的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