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期

「慨善(karam)」精神——天國與帝國的故事

「慨善(karam)」精神 —— 天國與帝國的故事

◎ 邱慕天傳道

       古代中東地區大多是乾旱的曠野和沙漠,飲水和食物的補給至關重要。定居文明倚傍著綠洲,或是在可開鑿出水井、有可用水的地方建立。旅行者往來行走,必須由這些地方接待,於是在古代中東制定了一套「約定俗成的規定」來協調這類會遇:

 

    一、倒空權力、身無長物:來者必須證明自己是有需要的客旅,不是劫掠的盜賊或征服者。身上不能有武器,沒有大隊人馬,沒有太多的行囊補給。

    二、傾盡一切、至誠款待:東道主不能無由拒絕。時人視款待客旅為至高的美德,甚至鋪張到一個地步,把養家活口的存糧和牲口都拿出來;即使餓到家小,也要拿「上好」的來招待陌生人。1

    三、他的安全、你的人格:主人有絕對的義務,保障門下客旅的人身財務安全。如果讓他在寄宿期間,遭逢財物、人身的損失與羞辱,是主人跳到黃河也洗不清的人格恥辱。

 

古代近東的慨善(karam)精神

       這個原則有一個名字叫做karam (阿拉伯文:"كرم"希伯來文:כרם ‎),意為「慷慨」、「好客」、「樂善好施」、「尊榮」、「親切」,還有另外一個意思是「葡萄園」。在閃米語系的各種中東語言(如巴比倫的烏加列文、兩河的蘇美文、阿喀典文、亞蘭文、敘利亞文)都能找到意義相同、發音相近的同一個字根。

 

       慨善(karam)在古代近東地位如自然法。旅行者討要一杯涼水、一些餅,給人馬落宿,是天賦人權的基本觀念。我們在帝國或王朝遺跡的碑文法典找不到將慨善「法制化」的痕跡,卻能在造訪今日貝都因人的帳棚時,聽他們講述一個阿拉伯民間部落流傳超過2000年的寓言:

 

       北非沙漠中游牧的貝都因人,以「三天」接待為好客的標準。曾有一名男子在外衝突動手殺了人,進了一戶帳棚躲避。在第一天主客寒暄時,家主意外發現這客人殺的人,正是自己的兒子。但基於「慨善」大義的神聖優越性,家主不動聲色、強忍悲痛地在三天當中克盡了東道主之儀。直到三天後男子離開,家主護送到他離開部落的勢力範圍,才重新返回,率部眾去追殺他報兒子的仇。殺人者在家主拔刀相向說明原委時,他心服口服,決定以命償命。這個寓言中,家主示範了敬天畏人的義,也告訴我們聖經中許多記載為什麼會這樣發生。

 

       不論近東各族的古人怎麼稱呼和理解那位創造主,在那土地長出蔬菜,地底鑿出井泉,牧草肥了牛羊的原始經濟生活中,都能體會大自然的賜予,比人的技術更關鍵;我們所擁有的一切,既是「人的工作」,更是「神的供應」。因此可說karam分享精神是種「神恩政治」、「敬天愛人文化」,貫徹了新舊約。

 

        在創世記十八章,招致所多瑪被上帝天火審判的,不是性文化的開放與合意性放縱,而是全城老少悖了「慨善」之德,意圖對客旅施行強暴(chamas;指「不義的侵犯」,在中文聖經中翻為強暴,共出現87次,當中85次在舊約)。

 

       在這意義上,才能理解羅得交出女兒談判讓步的道德邏輯性(古代的個體是「戶」為單位,戶長(父族)獻女兒,意如犧牲自己身體骨肉,換取客旅的髮膚無損);也才能理解,所多瑪人意圖強暴羅得門下客旅的舉止,如何讓上帝在整個近東文化中施行的審判顯為公義:它在整個中東世界的罪行不是「淫亂」,而是「反人類罪」。(若天火審判遲了,我們將見到所多瑪人引火自焚地招來整個中東游牧部落和鄰近城邦同仇敵愾的圍剿。)

 

       在列王記上十七章,當撒勒法(西頓)的寡婦婉拒以利亞上門要一塊餅,那表示她已經山窮水盡,才會把人格和名譽視為敝屣。糧盡源絕讓她對明天不再有任何指望。但以利亞繼續鼓舞她照著慨善而行,挽救的不只是她的生命,更是她的人格和名譽。這正是一個「先求神的國和神的義,這一切就都要加給你們了」的故事。

 

       在創世記二十四章,當亞伯拉罕遣老僕人回巴比倫地(拿鶴)幫以撒娶親時,慨善是選媳的唯一標準:利百加看見遠地而來的僕人,親切而主動地送水。不僅如此,她一口氣餵飽了老僕人十隻駱駝(駱駝成獸體重約400-600公斤,駱駝跋涉口渴時,一次的飲水量要喝上體重的三分之一),利百加「為所有的駱駝打上水來,叫駱駝也喝足」,保守來說,她扛了一噸的水!

 

       利百加集體能、容貌、家世、貞潔等優越品質於一身,卻是慨善美德的超水準展現,賦予她尊貴。而老僕人為家主先求「義」的靈感,為他們找到了兼具世上一切其他優越條件的女子入門。

 

在「帝國」出現後,「人權」被重新定義

       帝國在人與人之間切割,強勢地扮演新中介。權利義務僅存在「個體」與「政府」間,你向它納稅,它負責公共建設和社會安全網。帝國發行鑄有皇帝或開國元勛頭像的通用貨幣,叫來往的客旅與家主「銀貨兩訖」,訂定價格與服務的法律保障契約。於是陌生人間互相承認的社會關係,不再是基於款待和禮物交換的心靈宴席,而是由法院、中央銀行作為「中保」代理發行的社會信用。

 

      「帝國」和「王權」代表技術與效率治理(statecraft),是人類社會從「恩典邏輯」向「資本技術邏輯」的政治典範轉移。所以那一天,耶和華曉喻撒母耳,以色列人要仿效鄰邦「立王」的情結,「不是厭棄你,乃是厭棄我,不要我作他們的王。」(撒上8:7)

 

耶穌事工核心意義與「羅馬帝國秩序」迎頭衝撞

       羅馬帝國是人類文明史最輝煌的一頁,西方世界共同圈2000年來的秩序基礎,是最自由開明的盛世(Pax Romana),經貿繁榮、藝文薈萃、宗教寬容、萬族來朝;是效率治理的顛峰,是「立王派」的以色列人夢想的政治。它客觀的類比不是「強暴污穢」(chamas)的所多瑪,而是十九世紀的日不落帝國(Pax Britannica)、近代的美利堅盛世(Pax Americana)。

 

       帝國不在意釋放強盜巴拉巴,因為chamas不是其文明和技術力量的對手;但它懼怕耶穌宣揚 karam的天國秩序,和那些以耶穌為主(kyrios)的人。天國並不求廢除律法傳統2,不逃避政治義務3,卻要人們超越它,勝過世間律法要求的義4。它要人把「帝國中介代理發行社會信用」(該撒頭像的鑄幣)放到一邊,活出「全人與萬物全地屬神」的慨善精神5

 

       在法利賽人西門的家,耶穌稱許「有罪」女子用香膏腳前服事,卻責備主人西門沒有給他備水洗腳、沒有親嘴,沒有用油抹頭(路7:36-50)。西門待客的怠慢是他對人權的輕慢,也透露了作為法利賽人,他對「罪與義」竟完全失去了神學的敏感度。一段「待客」的細節,唯有從慨善的連結,才能完整彰顯耶穌藉此帶出有關赦罪、蒙恩、信與平安的信息。


       馬太福音10章和路加福音10章記載,耶穌差遣門徒做福音事工,要門徒再一次用慨善精神,去挑戰一個轉向帝國邏輯的世界。這是一段「主掌權」的信息:主要門徒道出的福音,是讓「禮物人」成為福音夥伴的印記,在帝國的世界活出慨善,不受那些刻印了帝國符號的金錢功名獎賞,而是要得屬靈的祝福、受屬靈恩賜事奉的神聖經濟(divine economy)。

 

       「禮物人」受到款待後,要「醫治那城裡的病人,對他們說:神的國臨近你們了。」(路10:9)這「款待、醫治、豐盛祝福」的關係,讓我們憶起以利亞與撒勒法的寡婦的際遇,也重回創世記十八章,亞伯拉罕與上帝相遇的那棵幔利橡樹。亞伯拉罕殷勤接待陌生客旅,就無意間接待了天使(來13:2)、無意間服事了主(太25:40),就被上帝看為他的信與義,宣告他為世上有福的、為大的。

 

       在帝國邏輯的世界,神聖經濟需要啟動的火種。這火種就是基督的捨己,是芥菜種、房角石、一粒麥子、五餅二魚、真葡萄樹;是初代教會在聖靈中跟隨實踐的社會主義和彼此相愛。當我們「慨善」再次重讀一遍聖經,也問問自己: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教會,是更像帝國,還是更像天國的秩序所塑呢?願聖靈幫助我們,願神的國降臨,在地如在天,就在我們當中開始。

 

禱告:天父感謝祢創造了這個世界,從歷世歷代以來,祢就與世界同在,這個世界從創造以來,也反應祢的恩典與心意。只是從伊甸園之後,從人類有了自私的意圖後,我們開始不把祢當神,不以主當主,我們知道世界是被創造的,我們卻產生自私的心態,我們或許可以用自己的智慧,打造先進的文明及高效率的治理模式,但我們無法改變的是,人與人之間心靈的隔閡,我們之間缺少了愛,我們缺少了分享與捨己的胸懷。主啊!祢挑戰我們成為屬祢的子民,成為屬神的基督徒,帶出祢美好的信息。主啊,求祢擴張我們的境界,讓我們以恩慈相待,當我們彼此相愛時,世人也會看出我們是祢的門徒。讓我們用更多的愛心去接待陌生人,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反應出一個不一樣的秩序、一個不一樣的榮美、一個不一樣的文化。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1參Andrew Shryock, "The New Jordanian Hospitality: House, Host, and Guest in the Culture of Public Display",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Volume 46, Issue 1January 2004 , pp. 35-62. DOI: https://doi.org/10.1017/S0010417504000039

2「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太5:17)

3  羅馬帝國當時可要求人民出免費勞力做公共服務,也能強徵財充公。故耶穌說:「有人強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要拿你的裡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太5:38-42)

4「我告訴你們: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入天國。」(太5:20)

5「該撒的物當歸給該撒,神的物當歸給神。」(路20:25)這句話從來不是政教分離的意思。而是在帝國與神國之間,要基督徒回答核心扣問:

  • 效忠:這世界屬於誰?
  • 身分:我們是誰?
  • 歸屬:我們要居住在什麼樣的世界?誰是我們的鄰舍?又該如何對待他們?
  • 權勢:由誰掌管?其目的為何?誰從中受益?誰要付出代價?

參Warren Carter, 羅馬帝國與新約聖經要點指南(The Roman Empire And the New Testament: An Essential Guide),顧華德譯。聖資圖書中心,2016

 

 

網址已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