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期

總幹事的話 - 學習將「我的害怕」告訴神

學習將各式各樣的害怕交託給祂(不限定只有怕鬼這範疇)

        鬼月是華人傳統對於暑假之理解的意義之一,但其實神鼓勵讀者將各式各樣的害怕交託給祂不限定只有怕鬼這範疇

        馬太福音第十四章第26節:「門徒看見祂在海面上走,就驚慌了,說:『是個鬼怪!』便害怕,喊叫起來。

   馬可福音第六章第49節:「但門徒看見祂在海面上走,以為是鬼怪,就喊叫起來……。

        約翰福音第六章第19:「門徒搖櫓,約行了十里多路,看見耶穌在海面上走,漸漸近了船,他們就害怕

 

約翰福音的作者所關心的主要不在於剖析他們的害怕,而在於描繪如何減輕他們的害怕

     耶穌履海是約翰所記載的第五個神蹟,涉及「恐懼與害怕」的主題。相較於馬太與路加的描述我們可以得知馬太與路加所描述之害怕原因都是「以為是鬼」。而約翰刪除了害怕之原因刻意鼓勵讀者將各式各樣的害怕交託給祂(不限定只有怕鬼這範疇)約翰福音的作者並未說明及剖析門徒害怕什麼,也刻意未談到鬼怪。你我比較馬太福音與馬可福音都有說,約翰福音作者卻將之刪掉了。新約學者卡森(D.A.Carson)所寫:「約翰福音的作者所關心的主要不在於剖析他們的害怕,而在於描繪如何減輕他們的害怕。耶穌平息他們的恐懼,乃是藉著表明自己的身分。」

 

你我有沒有常在禱告中把心中的害怕交給主呢?我們需要學習要把自己的害怕、擔心交給主

      「害怕」是神所賦予人的情緒之一,正向的害怕對人是好的,如怕高、怕燙等,能保護我們免於受傷,甚至是信仰上的敬畏,能幫助我們走在成聖的道路上;但負面的恐懼則是對人不好,如因恐懼孤單而媚世,或因無安全感而只知積攢金錢,希伯來書第二章15節也提到,有人會因懼怕死亡而一生活在死亡的陰影之下,像奴隸般地過活。每個人的確生命中都充斥著不同型態之負面的恐懼與害怕,這也是在沒有耶穌基督恩典之真光介入時,人會經驗到的黑暗面向之一!第五個神蹟將會就這主題來呼召活在恐懼與害怕底下的人們,來經歷約翰福音第一章5節的真理──光照在黑暗中,黑暗不能勝過光。

       雖然人生中有各式各樣的害怕,但我們可以把害怕帶到耶穌面前,不要忘記耶穌是神。因此,與其說第五個神蹟是耶穌平靜風浪,應該說第五個神蹟是耶穌平靜「你我人生中各式各樣的害怕」!你我有沒有常在禱告中把心中的害怕交給主呢?我們需要學習要把自己的害怕、擔心交給主。所以,這神蹟記號的意義不是表面的平靜風浪,而是,祂是平息了門徒們恐懼的主。

網址已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