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福音廣播的化名文化
來看未來元宇宙趨勢下的媒體宣教
◎于厚恩牧師
去年10月底,臉書創辦人兼執行長祖克柏宣布:臉書公司將更名為「Meta」,其新公司的願景是metaverse(被媒體翻譯為元宇宙)。幾個月來,關於元宇宙的說法五花八門。遠東福音會於2021年12月18日與其他單位聯合舉辦了第13屆網路宣教論壇IMF2021,焦點主題為元宇宙的趨勢探討,其中邀請了電腦專家及虛擬實境專家等現身說法,厚恩也受邀《從宣教角度看人格的整全和一致》為題,發表看法;由於福音廣播者在藝名分身的議題上已有研究與經驗,故我便針對元宇宙中的化名與身分人格的議題,提出建議。以下是當天論壇的文字稿。
福音廣播的化名文化,其實是思考基督徒在元宇宙之「化名現象」很好的參考
身為為遠東廣播之的廣播人,我們都會取個「藝名(化名)」。一人擁有兩個名字,一方面是保護廣播人,一方面是讓聽眾好記;其實當初在取藝名時也會考量到自己對個人的期待。在聖經中,類似的現象也有過,如耶穌給西門起名叫彼得。「彼得(Πέτρος)」的意思是「大磐石所分出來較小的部分」,我們可以看到在馬太福音十六章18節「我還告訴你,你是彼得(Πέτρος),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πέτρᾳ)上;陰間的權柄(門)不能勝過他」。的確,後來教會就是建立在彼得對耶穌之身分的認信上(太十六18彼得的宣信: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所以,在藝名或化名的選擇上,基督徒可以多一些思考,讓自己在元宇宙中的名字符號,能帶出基督徒在世的「自我期許」和「光與鹽的見證果效」。
基督徒需要注意名字符號的「人設倫理」
所謂的人設是指「人物設定」的簡稱,也可被稱作角色設定、形象設定。日前,不少偶像的負面新聞事件引發社會對於「人設落差」的討論。其實人設猶如「化妝」,有人是慣以素顏、有人是以淡妝呈現、有人則以濃妝豔抹之、有人甚至不惜以整形來出現。
以廣播工作為例,真實狀態與播音狀態的名字需要有「連通的真實一致性」,我自己的聲音特色是渾厚沉穩,所以,一開始播音時容易被聽眾誤以為我是一位六、七十歲的長者。於是,我初從事福音廣播時,會特別做一些「形象廣告」,也就是今日所謂的「人設」,這些形象廣告並非如世俗般的美化自我,反而是自我揭露其本相,我清楚告訴聽眾我是1971年出生的,一開始的確讓聽眾跌破眼鏡,但這是必要的。在福音廣播中,真名與藝名必須有「連通的真實一致性」。類比到元宇宙的世界亦若是,基督徒需要在真實與虛擬間,如同自己的兩個名字,在兩名字間建立連通的真實一致性。
我們看到聖經中的保羅,他對於自我的形象介紹,保羅並未美化與虛擬化!他在哥林多後書第十章10節裡描述他給人留下的印象是:「氣貌不揚,言語粗俗的」。甚至保羅在自我表述時對提摩太說:「我從前是褻瀆上帝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還蒙了憐憫……」(提摩太前書一章13節a)。保羅也曾清亮透徹地說自己曾經落跑過(哥林多後書二章12-13節:我從前為基督的福音到了特羅亞,主也給我開了門。那時,因為沒有遇見兄弟提多,我心裏不安,便辭別那裏的人往馬其頓去了。)因此,在元宇宙中,讓自身名字符號所帶出的交流與信息維持其「真實性」,我相信這一股清流般的生命流露,基督徒定能在元宇宙的可能虛偽中,帶出影響力!
元宇宙中的身分擬定與設定,可以以「創啟地區之類專業宣教」的角度來思考
雖然在真實與虛擬、真名與化名間必須有「連通的真實一致性」,但這樣的一致性是否需要「全然揭露」?還是從宣教的角度來看,以「部分角色或專業之身分」,來經營在於元宇宙中之角色與身分,也是你我可以來思考的。
在宣教學上有所謂的Creative Access Nations ,我們通常翻譯作「創啟地區」。從名稱來看,這區域常是對福音非常抗拒的地區,其中基督徒人口比例非常低,而所謂的Creative也意味著需要以「創意」的方式來執行神大使命的旨意。如許多信奉伊斯蘭教或宗教不自由的地區,宣教士們會以科學家、教育家、音樂家、醫生等不同的身分,在創啟地區從事宣教工作。
我們以此概念來思考元宇宙的身分擬定與設定,其實基督徒可以試著以此角度來做為自己進入元宇宙的「身分或職別的設定」參考。這並非造假,而是身分與職別的部分揭露,以我自身為例,我有許多「斜槓」身分,我本身是一位牧者,是一間福音機構的總幹事,也是中華福音神學院推廣教育處的兼任新約教師,也是口語傳播領域上的教師,那我要用哪一個身分「定調」於元宇宙呢?其實基督徒可以想想,讓自己在元宇宙中的化名,結合「定調的特定身分與職別」,以更自由與靈活的角色來協助完成大使命。
無論是當今的現實宇宙或是所謂的元宇宙,我們都需要把握三個重點:不是出於錯誤、不是出於污穢 、也不是用詭詐
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二章3節說,「我們的勸勉不是出於錯誤,不是出於污穢,也不是用詭詐。但神既然驗中了我們,把福音託付我們,我們就照樣講,不是要討人喜歡,乃是要討那察驗我們心的神喜歡。」在這節經文中的三個介系詞揭示了基督徒在「媒體傳播」時的三個重點。不是出於(ἐκ)錯誤、不是出於(ἐξ)污穢 、也不是用(ἐν)詭詐。
基督徒在世上並非是謠言傳播者或轉播者,我們的「信息內容」必須不是出於(ἐκ)錯誤,在傳播時需要善盡查證之責;我們的「動機」必須是愛與榮耀神,而非出於(ἐξ)污穢的動機,你我進入元宇宙,在那充滿隱蔽的試探中,動機尤其需要留意;「方式」不是用(ἐν)詭詐,基督徒絕不能以結果論來忽視過程與手段的正當性,基督徒進入宇宙中的初衷,絕對是因為那裡將有許多未得救的靈魂,我們要進入其中為主得人,但手段與方式很重要,絕不能使用欺騙或利誘等方式來行事。
在今日這充滿挑戰的世代,科技日新月異,但遠東福音會「藉廣播及多元媒體、傳基督、到地極」的使命並未改變,我們將一本初衷,繼續與您同心協力地興旺福音,無論是在現實的宇宙或是虛擬的宇宙,都將靠著主,與時俱進,用諸般智慧來為神贏得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