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g)
這個世上有很多讓我們心碎的事,例如:摯愛的離開、情感的背叛、夢想的破滅、信任卻被騙、真心換絕情、好心沒好報。你有心碎的經驗嗎?怎樣的事會讓你心碎?應該是你生命中在乎的事!這一期雙月刊我想和您分享讓保羅心碎的事,心碎這個短語,在新約只出現一次(徒二十一13)。
聖經使徒行傳二十一章1-7節說:「我們離別了眾人,就開船一直行到哥士。第二天到了羅底,從那裏到帕大喇,遇見一隻船要往腓尼基去,就上船起行。望見塞浦路斯,就從南邊行過,往敘利亞去,我們就在泰爾上岸,因為船要在那裏卸貨。找著了門徒,就在那裏住了七天。他們被聖靈感動,對保羅說:『不要上耶路撒冷去。』過了這幾天,我們就起身前行。他們眾人同妻子兒女,送我們到城外,我們都跪在岸上禱告,彼此辭別。我們上了船,他們就回家去了。我們從泰爾行盡了水路,來到多利買,就問那裏的弟兄安,和他們同住了一天。」
第4節我們千萬不要誤解了經文的意思,這裡不是指泰爾(推羅)的信徒受到聖靈感動而勸保羅不要去耶路撒冷,這裡的意思乃是:泰爾(推羅)的信徒受到聖靈感動,得知保羅去耶路撒冷的這段過程是一段不容易的旅程,而基於私自的善意,勸保羅不要去耶路撒冷。第7節《新譯本》聖經翻譯作:「我們從推羅繼續航行,到了多利買,問候那裡的弟兄,與他們同住了一天。」這段經文講到「我們」,表示使徒行傳的作者路加當時也參與在保羅這段的行程中,在推羅之信徒以善意勸保羅不要去耶路撒冷的事上,這時路加並未附和。
聖經使徒行傳二十一章8-12節說:「第二天,我們離開那裏,來到凱撒利亞,就進了傳福音的腓利家裏,和他同住。他是那七個執事裏的一個。他有四個女兒,都是處女,是說預言的。我們在那裏多住了幾天,有一個先知,名叫亞迦布,從猶太下來,到了我們這裏,就拿保羅的腰帶捆上自己的手腳,說:『聖靈說:猶太人在耶路撒冷,要如此捆綁這腰帶的主人,把他交在外邦人手裏。』我們和那本地的人聽見這話,都苦勸保羅不要上耶路撒冷去。」
亞迦布拿保羅的腰帶捆上自己的手腳,他以保羅的腰帶作為道具,我相信一定令當時的聽眾印象深刻。而凱撒利亞的信徒也和推羅之信徒一樣,以善意勸保羅不要去耶路撒冷的事上,但這時路加和保羅第三次宣教旅程的同工們卻附和了!
聖經使徒行傳二十一章13-14節說:「保羅說:『你們為甚麼這樣痛哭,使我心碎呢?我為主耶穌的名,不但被人捆綁,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願意的。』保羅既不聽勸,我們便住了口,只說:『願主的旨意成就』,便了。」
使徒行傳二十一章13節「心碎」希臘文的意思是「那心全部一起破碎」,表示是「徹底地心碎」。究竟關鍵是甚麼?讓保羅在乎到這麼強烈的地步!當我看到這經文時,我認為保羅最在乎的事是:當信徒個人的善意凌駕在神的旨意之上時,此事讓保羅心碎!尤其是跟他這麼久的路加及其他同工們也是如此附和時,保羅真是痛徹心扉!
不時有人秉持善意勸我,遠東福音會每個月都推出各式新的節目,人事成本壓力會不會太大,很多節目重播就好了?遠東嘗試各種不同之可能組合以達到有效傳播之目的,這麼拚會不會太累,守素安常就好了?服侍上的要求不要那麼高,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好了?其實這些出於善意的所謂「『就好了』的勸告」也時而讓我心碎,神將這麼重要的使命託付給遠東福音會,藉廣播及多元媒體,傳基督,到地極!我們怎能太多考慮自己而太少考慮神國度的事工呢!
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 1832-1905年)是中國內地會的創辦人,他一生奉獻至中國宣教。他曾說:「如果我有一千英鎊,中國可以全部支取,如果我有一千條性命,不會留下一條不給中國。不!不是中國,乃是基督。這樣的救主,我們為祂所做的,會嫌太多嗎?」
年終時刻是數算主恩的時刻,面對來年的事工,我們仍將與時俱進、全力以赴的完成主的託付,也與您共勉,在勸人之時,能先想想:我的這些意見真的是合乎神的旨意嗎?真的是符合真理嗎?真的對得起愛我們的主嗎?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我們不能有出於個人善意的勸勉,而是說,當你我有善意的勸勉時,也許應該要這樣說:「以上是我個人意見,您還是要以神的旨意與帶領為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