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受造世界 - 林業試驗所 趙榮台教授
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的發展對環境造成的威脅日益嚴重,到了二十世紀,環境問題愈演愈烈,平民百姓幾乎無日不聽聞汙染、全球暖化、物種滅絕、森林濫伐、海洋酸化、水資源匱乏、自然資源枯竭或新興疾病等公共衛生議題,有識之士亦無不大聲疾呼,呼籲吾人改變生產模式、生活方式、消費習慣,以拯救岌岌可危的地球以及生活在這裡的一切生命。
晚近許多基督徒也開始關心環境問題,不過,聖經告訴我們,基督徒的使命是要「使萬民作耶穌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並遵守耶穌的教訓」(太28:16-20)一些基督徒難免納悶,從經濟、社會、政治或哲學的角度來看,環境議題的確有其重要性,然而,從聖經的角度看來,關心環境和我們的信仰、我們的使命有多大的關聯呢?
關愛神所創造的世界,就是關照那些讚美和敬拜祂的萬物
在討論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看看「關愛受造世界」這幾個字。「關愛受造世界」是由英文的「Creation Care」翻譯過來的。基督徒都相信宇宙萬物是上帝創造的,地球上的一切,無論陸地、海洋、植物、動物以至於人類,都來自於祂的創造 (參見創世記第一章),我們生活的環境,既是上帝創造的一部分,因此與其說基督徒關心環境、愛護環境,不如說基督徒關心、愛護上帝的一切創造,也就是「受造世界」。
在《我們天父的世界:動員教會關愛受造世界》一書中,作者愛德華・布朗 (Edward Brown)強調:「上帝之所以創造萬物,是為了讓人可以藉此來認識祂,如果我們不能體認這一點,便犯了嚴重的錯誤。」
基督徒關愛受造世界,是因為受造世界給神帶來榮耀。神創造了自然世界,「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創1:31)。詩篇96篇11節則說:「願天歡喜,願地快樂!願海和其中所充滿的澎湃!」在經文中記載各類無生物 (例如:太陽、月亮、星星、雲、閃電、冰雹、雪、山丘)和各種生物 (例如:海洋動物、野生動物、牛、鳥)對神發出的讚美。
詩篇19篇1至4節記述:「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這日到那日發出言語;這夜到那夜傳出知識。無言無語,也無聲音可聽。他的量帶通遍天下,他的言語傳到地極。」「諸天」就是述說上帝榮耀的清楚憑據,「穹蒼」無需言語,就能傳揚祂手所作的工──大自然在白晝向我們說話,在夜間傳出上帝大能的知識。所以保羅說:「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1:20)如果這些自然界都能將榮耀歸與神,身為受造物一分子的人類怎麼有資格摧毀大自然呢?因此,關愛神所創造的世界,就是關照那些讚美和敬拜祂的萬物。
聖經舊約最早的誡命是要人「修理看守伊甸園」(創2:15)。整本聖經不斷地提到人類的角色,就是成為神的創造的管家。神按著祂的形象、樣式造人,這不但是極大的恩典,也賦予人類重責大任。因此,神既然呼召我們關愛受造世界,我們就沒有理由逃避這樣的呼召。
在新約中,耶穌希望祂的跟隨者活出大誡命:「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太22:37-40)大誡命的第二條是「愛人(鄰舍)如己」,也就是說,基督徒應該透過愛人的行動來表達出對上帝的愛。
回應神的呼召,把別人的需要看得比自己更重要
今天全球最重要、最迫切的問題不是直接與環境有關,就是間接與環境有關。例如:飲用水汙染是世界各地疾病的主因,化學汙染提高罹癌風險和許多其他健康問題。此外,過度排放二氧化碳導致的全球暖化,棲地破壞、濫獵、過漁導致的生物多樣性喪失,不但造成災害加劇、引發貧窮、饑餓、危及公共衛生,而且禍延子孫。但是只要關愛受造世界,就能打斷這些惡性循環。簡單地說,關愛受造世界就是回應神的呼召,把別人(尤其是弱勢團體)的需要看得比自己更重要。
我們對待環境的方式和作為反映了我們的價值觀。上帝創造的一切生命都擁有祂所賦予的固有價值(intrinsic value,內在價值,與生俱來的價值)嗎?上帝創造的一切生命都只是人類拿來利用的資源嗎?上帝創造的不可再生資源(例如:石油、煤礦)可以任由我們揮霍、濫用,不留一絲給後代子孫嗎?上帝創造的基因、物種、生態系,可以任由我們毀滅、而不網開一面嗎?如果為了維持自己的生活水準,使得鄰居(例如:鄰國的國民、落後國家的百姓)生活品質下降,這樣對嗎?這些都是和環境議題直接相關的道德問題,世人都在觀看基督徒如何回應這些問題。基督徒關心環境議題,實踐愛心,顯然有機會讓更多人歸向神。
聖經不只教導我們重視受造世界,更命令我們關愛受造世界
聖經不只教導我們重視受造世界,更命令我們關愛受造世界。基督徒應該把握契機,透過以聖經為基礎的環境管家職分(stewardship),用盼望的信息對這個世界產生正面的影響。這個管家的職分重視神的創造、留意他人的需要、尋求對環境議題的道德回應,並以喜樂的順服來回應關照地球的呼召。誠如十九世紀的詩歌《這是天父世界》(This is my Father’s world):
這是天父世界,我要側耳傾聽,
宇宙歌唱,四圍響應,
星辰頌唱同聲。
這是天父世界,我心滿有安寧;
樹木花草,蒼天碧海,
述說天父全能。
這是天父世界,晨鳥高唱歡欣;
清晨明亮,百花美麗,
傳揚創造全能。
這是天父世界,祂愛普及萬人;
風吹小草,將祂表現,
天父充滿穹蒼。
這是天父世界,讓我不要善忘:
黑暗權勢雖像得勝,
惟我主祂是王。
這是天父世界,我心不必憂傷;
天地同唱,我主作王,
歌唱聲遍萬方。
這首詩歌述說天父世界的美景,歌頌天父世界的偉大,更看到神的同在和大能。關愛受造世界,消極地說,基督徒不能在破壞天父世界(環境)上有分;積極地說,基督徒更要關心、維護天父世界(環境),尊主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