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期

福音大樓的前身──希望會的故事

福音大樓的前身──希望會的故事

◎宣道會台北堂  廖淑貞傳道

        前言:福音大樓即將隨著中華福音神學院和伯大尼美國學校的搬遷而進入另一階段,1992年遠東廣播公司與協同會位於福音大樓的遠東傳播中心合併,成為今日的遠東福音會。在不久的將來,遠東也必須配合福音大樓的拍賣而搬離福音大樓,故我一直希望能為這塊福音的重要戰略地點,留下它的歷史紀錄。在一次機會裡,我與宣道會台北堂的廖淑貞傳道談到這事,廖傳道是出自希望會,她的一生與諸多服事經歷正好也走過福音大樓的古往今來,以下就是淑貞傳道所寫:福音大樓的前身──希望會的故事,盼能為這棟神所重用的建築物,留下恩典的紀錄。(遠東福音會總幹事 于厚恩牧師)

 

百年老店──希望會的前身

        希望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上海,當時還是清朝光緒年間。創辦人是一位來自美國紐約的包姊妹(Cornelia Bonnell)。她一直對向中國人傳福音有極大的負擔,但由於患有心臟病,沒有一個差會願意接受她作宣教士。然而她還是不顧醫生和親友的勸阻,毅然決然遠渡重洋到達上海,在宣教士的子弟學校擔任老師。

        包女士發現,在上海有一些外地來的年輕女孩,是被賣給當地人做妻妾的。一旦她們不再貌美如初,就被趕逐出門,在街上流浪。包女士心中感受到從神來的呼召,要她去幫助那些可憐的婦女。在神的帶領下,她認識了五位有同樣感動和負擔的女宣教士,她們組成了第一任的希望會委員會,一齊憑信心為這項事工禱告,相信神的供應。1901年11月21日,收容中心正式成立。第一年接受了一個女孩,由包姊妹負責照顧。到了第三年,人數增加到27人,並且有一位新同工加入。

        當時警察和執法機構也與收容中心密切合作,收留和保護那些從賣身的主人家逃出來的女孩。她們獲准在法庭中申訴,可以要求被送往收留中心。警方也會將一些街頭無照賣唱的兒童和被奴役的童工送去這個收留站。

 

正式命名

        1907年,收容所正式分成兩個單元:希望之家(濟良所),收留年紀較大的雛妓;以及愛育堂,接受十三歲以下仍然在訓練階段的兒童,由幾位宣教士管理。不久之後又分成了五個單位,包括濟良所、愛育堂、收容所、第一年初進所、工藝研習院。還有一個收容所設在距離上海約五里,叫「江灣」的地方。到了1912年,希望會已經幫助了一千多個女孩,每一個院所都有一百二十到兩百個女孩,這五個院各自獨立作業,但互相幫助。大一點的女孩就教年紀小的寫字和縫紉,製作自己的衣服與鞋子。大孩子還得學做娃娃、織毛衣、繡花,將產品賣給觀光客。一直到今日,希望院當年製作的娃娃,已經成了收藏家熱衷收集的對象,在互聯網上仍然有活躍的交易。後來希望會又設立了一家醫院,照顧從各院送來的生病孩子。有些女孩後來成了護士,又回到這家醫院幫忙。

        希望會的同工不僅照顧孩子身體上的需要,也留意她們屬靈上的成長。每天早上都有晨更,孩子們時時可以經歷到耶穌的愛。女孩長大之後,希望會還擔任媒婆角色,為她們介紹結婚對象。找的大部分是基督徒,其中也有牧師。

 

調整與結束

        1941年,因二次世界大戰,宣教士紛紛回國,希望會下面的幾個院不得不關閉,只剩下工藝所和愛育堂,由持有德國護照而獲准留下的戴教士(Dieterle)負責管理。1950年,所有宣教士被迫離開中國大陸,當時在院中的共有三百五十個女孩,院裡的事務則由中國同工接手,這樣一直維持到中國政府接收希望會的產業時,才正式關閉事工。

 

在台復院

        1954年,三位曾多年在上海希望會服事的宣教士,包括戴恩花宣教士(又稱戴好婆),以及萬好婆,祁愛德宣教士(祁好婆),抵達台北,在五常街重新建立了希望會,以應對當時社會的需要,幫助由大陸撤退來台的軍人子女。當時台灣物資窮乏,所以希望會也收容一些貧窮家庭的孩子。為了方便管理,只收5歲到18歲的女生。後來她們又邀請也曾在上海希望會服事過的羅愛睿宣教士加入團隊。

 

購買土地建院

        1956年,在羅好婆的幫助下,希望會購買了羅斯福路三段240巷的一塊土地,地上已有四棟洋房,三間給宣教士住,一間改裝成廚房,另外又加蓋一棟兩層樓的學生宿舍,一間餐廳、洗澡間、洗衣間和門房。遷入之後,年紀小的孩子讀懷恩幼稚園,大的孩子就讀古亭國小。

        正如上海的希望會一樣,在台北成立的希望會不僅提供孩子物質上的需要,如食物、衣服、以及教育,也提供他們屬靈的需要。每天早上有靈修,晚上有晚崇拜,由宣教士和中國同工負責帶領聚會。星期日則全院師生一起到懷恩堂做禮拜。

        希望會的女孩並非都是孤兒,大部分是父母一方死亡或重病,也有父母離婚而親人無法撫養的。通常希望會供應一個孩子到小學畢業為止,如果到時候家庭有特殊困難,家長無法領回家,則由希望會安排到基督教衛理女中,淡江中學或金陵女中繼續升學,直到高中畢業。1958年,希望會加入台灣基督教協同會差會,並改名為希望育幼院。

 

穩定發展

        1960年,加拿大籍宣教士任愛理開始在希望院工作。她原來在加拿大教書,1954年到台灣,在協同會的教會工作,協同會請她到希望院協助羅好婆的工作。

年底另一位美籍宣教士梅瑞琳來台灣,她本來在美國家鄉的小學擔任教師,來台後住在希望院並開始學習國語。1963年羅愛睿宣教士退休。由任愛理宣教士擔任院長,梅瑞琳宣教士開始配搭服事。當時希望院裡住有110位女孩。1971年梅瑞琳宣教士返美述職一年。任愛理宣教士因心臟病離開希望院,病癒後到台東基督教醫院幫忙。協同會請孫先生,孫師母,白克倫宣教士暫時幫忙希望院的工作;同年協同會和國語禮拜堂簽約,由國語禮拜堂負責希望院的工作三年,再決定是否繼續希望院的工作,期間由賈媽媽擔任院長的職務。

 

希望會事工落幕

        1975年協同會決定結束希望院的工作,不再繼續收孩子。之後有些孩子回到自己的家,另外28位孩子因家庭困難無法接納,就分別轉到天母聖道兒童之家,和木柵基督教伯大尼育幼院。還有10位留在希望會多住一年的時間,直到希望會正式結束之日才回到自己家中。原先希望院部分院址經由協同會允許,交給中華福音神學院使用,由該校興建教室及宿舍。其餘的空間則由美國馬禮遜學校的伯大尼分校使用。

 

希望中心的誕生

        為了繼續關懷歷來離開希望會的校友,1977年「希望中心」成立了,設在信義路租來的一間公寓中,由白克倫教士、劉靜芝老師、校友林瑞珠姊妹繼續與校友們聯絡,有兩年半之久。1979年希望中心遷到永和,由任愛理教士負責連絡及輔導校友的工作,直到1984年。次年梅瑞琳宣教士返回台灣,接續希望中心的工作。

 

希望中心遷新址

        1987年協同會在希望會舊址興建了福音大樓,將地下一間會議室,一間辦公室及室外花園,闢為希望中心,仍舊由梅瑞琳宣教士負責,與校友們保持聯繫,關心他們的生活,定期在希望中心舉辦聚會及同學會,邀請姊妹們及她的家人回來。1996年校友廖淑貞姊妹加入希望中心的服事,和梅瑞琳宣教士配搭探訪的工作,及協助安排聚會時間和內容,邀請講員,帶領兒童聚會,並負責每月一次的小組查經班,每月寄生日卡給國內外的姊妹,以及電話關懷,鼓勵姊妹們在生活上倚靠神。1998年由於梅瑞琳宣教士即將退休,協同會決定成立一個委員會來協助希望中心的事工。第一屆希望中心委員會的成員有吳金英姊妹,陳惠珠姊妹,高瓊惠師母,及差會代表賀德惠宣教士。委員會每三個月由主席召開一次會議。2000年3月25日梅瑞琳宣教士在美國加州安息主懷。

 

接下宣教士的棒子

        希望中心的事工由廖淑貞姊妹接續下去。半個世紀以來,希望會在台灣幫助過的校友已累積了400多位,其中有60幾位散居海外各地,她們有機會回台灣時仍然會到希望中心來看看老朋友。目前在台灣有聯絡的約160位;找尋失聯的姊妹,也是希望中心一直在努力的目標。希望中心好像姊妹們的娘家,為她們提供一個心靈驛站。除了兩週一次的讀經班,定期為姊妹們舉辦校友會,邀請她們帶著家人回來,平日也藉由個別的探訪,深入關懷姊妹們的信仰及生活。此外也將服事的對象延伸至她們的家庭,配偶。寒暑假邀請孩子參加營會,有時也到醫院探訪她們的父母,在姊妹們失去親人時陪伴一旁,並協助辦理追思禮拜。

 

結語

        一百多年來,希望會歷經時代的變遷,本身也不斷做了許多調整和改變。但多年前那些遠離家園,在上海創立希望會的宣教士,以及後來回應神的呼召踏上寶島、花盡一生心血來服事希望會孩子的近代宣教士,她們用愛心付出的勞苦不是徒然的。如今希望會的校友中有不少基督徒,委身在不同的教會中服事,其中還包括幾位傳道人、師母及宣教士。早年宣教士種下的種子,仍然在台灣這塊土地和世界各角落,綻放著花朵,結著纍纍果實。

 

 

網址已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