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期

曠野中開道路 — 內地神學教育概述

曠野中開道路——內地神學教育概述                         

@吳加恩

     當想到內地的神學教育,我們很難想像那情況是怎樣的,因為與我們所處的處境很不相同。然而,神學教育對信徒的栽培、領袖的訓練、以致教會的長遠發展都是那麼的重要,所以過去有許多關心中國教會的人都參與或支持內地的神學教育工作,也有不少人寫過相關的報導。本文在此也略說一二。      

培訓學校的增設

  自從1949以來,內地的教會已再沒有宗派之分,神學院一般不會自稱為隸屬某宗派的,但是,屬三自的還是屬家庭教會的,卻分得一清二楚。兩個體系的神學教育都是在文革結束後才重新開始,但發展都很迅速。

  三自體系以南京的金陵協和神學院為首,在1980年復校。自此,院校的數目一直增加,現時幾乎每一省都有本科程度的神學院。此外,各級三自教會又自辦地區性的學校,訓練那許多沒有機會進入神學院的義工,這些學校通常被稱為培訓中心或培訓點。

  說到家庭教會,神學教育是從草根開始發展的,培訓點也自然更多。這歷史可以從1983年開辦的「野地神學院」算起,當時農村教會經歷大復興,異端亦同時肆虐,各地教會意識到神學教育的重要,很多都聯手開辦聖經學校或神學院,除了栽培信徒,也裝備教會的同工,目的是穩固教會和擴大宣教。八、九十年代的培訓點多數都沒有固定的校園,但是靈活性很大,數量增長很快。及至本世紀初,有人估計,家庭教會的神學院和培訓中心有超過一千間之多。

課程水平的提升

  發展神學教育,最需要的是書本和老師。在兩者都不足的情況下,內地神學院在早期沿用培靈、門訓的教導方式。然而,隨著資源有所增加,很多都建立起有系統的學制。家庭教會方面,九十年代就已嘗試發展正規的神學院。他們在海外老師的支援下,現在已發展到有碩士班的神學院,而且有不少內地培育出來的老師在海外得過學術上的訓練。三自神學院也一直在尋求升格,由兩或三年的課程改良為四年制本科,而全國級的神學院甚至開設了碩士和博士班。

  這一切發展的大環境當然也是中國的改革開放。近20年以來,內地信徒可取得的參考資料愈來愈多,外地老師進到內地也較以前容易,這都有利於神學教育進步。除此之外,近年冒起一股新的力量,稱為「城市新興教會」,催促著神學教育繼續進步。這些教會是在世紀轉折之間開始出現,那是因為很多知識份子信了主,當中有大學校園福音工作的果子,也有在留學時信主的海歸基督徒。這些人在城市工作和生活,喜歡查經、投入團契生活、思考能力強,但他們對三自沒有歸屬感,在傳統的家庭教會也得不到適合的牧養,於是自組教會。這些人的需求成為神學教育的挑戰,而新一代的教牧人才也逐漸在他們當中孕育成長。最近這幾年,不少教會開始講求牧者要有學歷水平,也有在鄉間事奉的傳道人在尋找機會,接受正規或較高水平的神學訓練。這些現象與鄉村城鎮化,以及城市教會的興旺很有關係。

前路的重重困難

  內地神學教育的發展固然很迅速和有活力,但由於禾場實在很大,前面的挑戰和困難仍是無從估計的。這情況就好比在曠野中見到有花,但土壤不知何時會變為肥田,讓人見到豐碩的果實。部份具規模的家庭教會,他們的課程必須隱密地進行,又多半需要密集上課,一天六到八個小時,幾天內修完一科,有時還要學士、碩士、證書班一起聽課,這都不是理想的情況。

  以上的一鱗半爪,還未開始說到那些更大更難的問題:如何避免師資流失、如何開拓學生來源、如何認證課程水平。還有,如何在日益困迫的逆境中堅持下去,都是極不容易解決的困難!但我們知道,行奇事的神一直在這曠野中興起內地的神學教育工作者,祂也一定會帶領和看顧他們,總有一天,為他們在沙漠地上開出江河。

 

(筆者為資深神學教育學者,多年來投身參與神學培訓事工。)

 

網址已複製!